1、谈产业优势“重庆要发挥制造业优势造‘大件’”
2024年,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步入第五个年头。刚刚过去的2023年,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GDP达到81986.67亿元,迈上8万亿元新台阶,“双圈”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。新年伊始,重庆发布了《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4年重大项目清单》,包括7大类300个项目、总投资约3.6万亿元,为纵深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达成全年经济目标,奋力实现“开门红”。聚焦首季“开门红”,本期对话大咖邀请到了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经济系主任、教授汪锋,同时他也是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专家,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入题,为我们谈谈重庆的机遇。
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,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。4年间,川渝两地紧密合作,在重大项目产业体系构建、人才互通创新创业等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。“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‘双循环’驱动非常重要的一个增长极。在各个领域,成渝两地都应该紧密联系,激发合作共赢的内生动力。”汪锋说,尤其是在产业上,重庆应该发挥制造业优势造“大件”,也就是附加值高、单价高的产品。其中,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新能源汽车。汪锋教授讲到,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带动行业上下游产业链,带来更多的附加值。例如电池、汽车屏幕、数字座舱等汽车零部件,不仅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技术革新,也带来了实际的经济收益。目前,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3大系统、12个总成、56种部件已实现全覆盖和集群式发展。
汪锋教授作客重庆发布《对话大咖》
2、谈城市更新“要保留重庆的城市特色”
除了在产业上发力外,重庆在城市更新领域也走在了全国前列。作为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,重庆和成都积极推动了一系列城市更新项目。“重庆作为一座山城、8D魔幻之都,在城市更新行动中,具有很强的代表性。”汪锋感叹到,重庆依山而建,建筑与山景融为一体,形成了独特的山城风貌,城市更新的难度很大,为了最大程度保留“山城特色”,重庆下足了功夫。例如,建在嘉陵江畔山崖上的戴家巷,在城市更新过程中,既保留了山城特色,各类山城步道串起城市历史与记忆,又通过拓展商业空间让这个老旧小区焕发了新活力,成为旅游打卡点。“来重庆就是可以看到不一样的城市景观,这也是重庆能够成为‘网红城市’吸引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消费的原因。”汪锋说。
汪锋作客重庆发布《对话大咖》
近年来,随着城市更新的有序推进,具有山城、江城特色的重庆城市景观“颜值”“气质”不断提升,重庆已经成为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之一。长嘉汇、十八梯、鹅岭二厂、北仓等重庆老街巷、老厂区都通过“城市更新”变成“网红”打卡地,吸引了全国大量的游客来重庆观光体验。汪锋表示,“依靠现代科技的力量,重庆打造的山地城市生活场景可以起到示范作用,避免‘千城一面’,让城市风貌更具特色,生活场景更加丰富。”
长嘉汇通过“城市更新”变成“网红”打卡地(长嘉汇供图)
3、谈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“消费、居住、生产要相互配合”
城市“活”起来,消费“火”起来。重庆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。
在消费业态方面,2023年,重庆共引进品质首店469个,同比增长240%,截至目前,重庆已集聚国际国内知名品牌超1800个;累计培育中华老字号31个、重庆老字号368个。在消费场景方面,也已经推出了重庆万象城、光环购物公园等多个消费地标,长安国际商业街、中環万象城等高端商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。
重庆万象城打造重庆消费地标(重庆万象城供图)
“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下,老牌商圈正逐渐焕发新生。”汪锋说,比如老牌商圈观音桥变化就特别大,现在正在进行提档升级,打造立体交通网络通达全城,以后大家逛街会越来越方便。在提到如何进一步激发重庆的消费潜力时,汪锋也建议,应该要实现消费、居住、生产相互配合,让商业消费、高品质居住区、楼宇经济融合在一起,“生产和消费应该要紧密连接,用生产来带动产出,用产出来支撑消费,完成城市内部循环,然后辐射带动周边,进而带动外部循环,吸引更多的消费者。”
观音桥商圈(江北区委宣传部供图)
消费越“热”经济越“活”。汪锋表示,通过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,将外国的产品引入中国,将中国的产品走向世界,让经济“活”起来,才能真正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中。